Java中String类中的trim()方法是用于去除字符串两端的空格或者是其他一些字符。该方法返回一个新字符串,不改变原有的字符串。trim()方法主要被用于处理从表单中读入的数据,去除输入的误操作,如前后空格,或者用户不小心输入的空格以及tab。
Java中String.trim()函数的作用实例及源码
概述
Java中String类中的trim()方法是用于去除字符串两端的空格或者是其他一些字符。该方法返回一个新字符串,不改变原有的字符串。trim()方法主要被用于处理从表单中读入的数据,去除输入的误操作,如前后空格,或者用户不小心输入的空格以及tab。
方法签名
public String trim()
参数说明
该方法没有参数
返回值
返回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,其值为该字符串去掉开头和结尾的空白字符的结果。
示例说明
示例 1
public class TrimStringExample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ring str = " Hello World! ";
System.out.println("原字符串:" + str);
System.out.println("去除空格后:" + str.trim());
}
}
运行结果:
原字符串: Hello World!
去除空格后:Hello World!
示例 2
public class TrimStringExample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ring str = " \t \n Hello \t \n World! \n \t ";
System.out.println("原字符串:" + str);
System.out.println("去除空白字符后:" + str.trim());
}
}
运行结果:
原字符串: Hello
World!
去除空白字符后:Hello
World!
源码分析
源码中使用了4个索引标记变量,分别是start、end、len、s。start变量用于追踪字符串的开始位置,end变量用于追踪字符串的结束位置。len变量表示字符串的长度,s变量用于指向实际的字符串内容。
源码中的while循环用于查找字符串的开始位置,直到找到第一个非空白字符为止。如果字符串一直为空白字符,那么start会一直自增,如果找到了非空白字符,那么此时start就指向了该位置。同样的,while循环查找字符串的结束位置,直到找到最后一个非空白字符为止。最后使用substring()方法截取出去掉空白字符后的字符串。
public String trim() {
int len = value.length;
int st = 0;
char[] val = value;
while ((st < len) && (val[st] <= ' ')) {
st++;
}
while ((st < len) && (val[len - 1] <= ' ')) {
len--;
}
return ((st > 0) || (len < value.length)) ? substring(st, len) : this;
}
以上就是Java中String.trim()函数的作用实例及源码的详细解释。
本文标题为:java中string.trim()函数的作用实例及源码
![](/xwassets/images/pre.png)
![](/xwassets/images/next.png)
- IDEA中的yml文件与properties互相转换 2023-06-24
- SpringBoot中使用@scheduled定时执行任务的坑 2022-11-11
- jsp简单实现页面之间共享信息的方法 2023-12-27
- Mysql json类型字段Java+Mybatis数据字典功能的实践方式 2023-04-23
- IDEA2022性能优化的一些设置技巧 2023-04-12
- 利用 SpringBoot 在 ES 中实现类似连表查询功能 2023-02-28
- Jsp页面实现文件上传下载类代码第1/2页 2023-12-29
- SpringBoot中@Autowired生效方式详解 2023-01-13
- Java+TestNG接口自动化入门详解 2023-08-08
- 详解RabbitMQ中死信队列和延迟队列的使用详解 2022-11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