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CacheEvict中的allEntries与beforeInvocation的区别说明 目录 @CacheEvict allEntries与beforeInvocation区别 @CacheEvict注解参数详解 1.value 2. allEntries 3.beforeInvocation 4.condition 5.key 6.cacheNames @CacheEvict allEntries与beforeInvocation区别 在spring cache中,@CacheEvict是清除缓存的
目录
- @CacheEvict allEntries与beforeInvocation区别
- @CacheEvict注解参数详解
- 1.value
- 2. allEntries
- 3.beforeInvocation
- 4.condition
- 5.key
- 6.cacheNames
@CacheEvict allEntries与beforeInvocation区别
在spring cache中,@CacheEvict是清除缓存的注解。
其中注解参数可以只有value,key意思是清除在value值空间中的key值数据,此时默认在当前注解方法成功执行之后再清除。
这时候就会存在一个问题,也许你的注解方法成功执行了删除操作,但是后续代码抛出异常导致未能清除缓存,下次查询时依旧从缓存中去读取,这时查询到的结果值是删除操作之前的值。
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,在注解参数里面加上beforeInvocation为true,意思是说当执行这个方法之前执行清除缓存的操作,这样不管这个方法执行成功与否,该缓存都将不存在。
当注解参数加上allEntries为true时,意思是说这个清除缓存是清除当前value值空间下的所有缓存数据。
@CacheEvict注解参数详解
最近在项目中一直用到@Cacheable和@CacheEvict这两个注解来加缓存和清除缓存,但有时候会出现在同一个事务中先是清楚了缓存,但是有不在这个事务中的方法调用了查询,又把更新前的数据重新放到缓存里面了,所以就想好好的去研究一下@CacheEvict这个缓存删除的注解
1.value
必须属性,用于指定该方法清除哪个缓存区的数据,默认是一个空的数组
2. allEntries
这个属性是指是否清楚整个缓存区
3.beforeInvocation
这个属性比较关键,他的意思是是否在执行对应方法之前删除缓存,默认 false(即执行方法之后再删除缓存),当我们遇到需要在执行方法前删除缓存,也就是不管方法执行是否成功都需要清除缓存,那我们就可以把beforeInvocation的值改为true
4.condition
这个属性是指定一个SpEL表达式,只有当该表达式为true时才会清除缓存
5.key
通过SpEL表达式显示指定缓存的key
eg: key = "#warehousePo.guid + ‘all'"
6.cacheNames
cache名称集合,数据结构为数组类型
我用到的比较多的就是beforeInvocation的使用,因为根据不同的业务逻辑,会出现缓存删除的场景不同,需要慎重考虑设置为true还是false,文章比较浅,可以大致理解一下各个参数的含义。
以上为个人经验,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,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。
本文标题为:@CacheEvict中的allEntries与beforeInvocation的区别说明
- Java实现顺序表的操作详解 2023-05-19
- ExecutorService Callable Future多线程返回结果原理解析 2023-06-01
- 深入了解Spring的事务传播机制 2023-06-02
- 基于Java Agent的premain方式实现方法耗时监控问题 2023-06-17
- Spring Security权限想要细化到按钮实现示例 2023-03-07
- Springboot整合minio实现文件服务的教程详解 2022-12-03
- Java中的日期时间处理及格式化处理 2023-04-18
- JSP页面间传值问题实例简析 2023-08-03
- SpringBoot使用thymeleaf实现一个前端表格方法详解 2023-06-06
- JSP 制作验证码的实例详解 2023-07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