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注解驱动之@EventListener注解使用方式,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,望不吝赐教
概述
之前我们说过可以通过实现ApplicationListener接口来监听处理事件。
其实还有一种注解方式来监听处理事件。即使用@EventListener注解,通过该注解就可以在方法上监听事件了。
这样普通的业务逻辑组件中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个注解来监听事件了,无需实现ApplicationListener接口了,确实比较方便,但是其原理是和ApplicationListener接口一样的,也可以自定义一个多波器实现异步监听事件,定义方法与之前一致。Spring注解驱动之ApplicationListener异步处理事件
@EventListener注解的用法
首先,编写一个普通的业务逻辑组件,例如UserService,并在该组件上标注一个@Service注解。
我们只需要简单的在该方法上标注一个@EventListener注解,就可以让方法来监听事件了。可以通过注解的classes属性来指定需要监听的事件。
例如,我们可以让listen方法监听ApplicationEvent及其子事件。
最后我们在参数的位置上写一个ApplicationEvent参数来接收事件,参数值是在Spring框架调用的时候自动赋值的。
package com.meimeixia.ext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context.ApplicationEvent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context.event.EventListener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stereotype.Service;
@Service
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{
// 一些其他的方法...
@EventListener(classes=ApplicationEvent.class)
public void listen(ApplicationEvent event) {
System.out.println("UserService...监听到的事件:" + event);
}
}
写个测试用例。
package com.meimeixia.test;
import org.junit.Test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context.ApplicationEvent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context.annotation.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;
import com.meimeixia.ext.ExtConfig;
public class IOCTest_Ext {
@Test
public void test01() {
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= 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(ExtConfig.class);
// 发布一个事件
applicationContext.publishEvent(new ApplicationEvent(new String("我发布的事件")) {
});
// 关闭容器
applicationContext.close();
}
}
你会发现Eclipse控制台打印出了如下内容,可以清晰地看到,不仅我们之前编写的监听器(例如MyApplicationListener)收到了事件,而且UserService组件也收到了事件。
也就是说,每一个都能正确地收到事件。
@EventListener注解的原理
我们可以点进去@EventListener这个注解里面去看一看,如下图所示,可以看到这个注解上面有一大堆的描述,从描述中我们可以猜到这个注解的内部工作原理。
描述中有一个醒目的字眼,即参考EventListenerMethodProcessor。意思可能是说,如果你想搞清楚@EventListener注解的内部工作原理,那么可以参考EventListenerMethodProcessor这个类。
EventListenerMethodProcessor是一个处理器,其作用是来解析方法上的@EventListener注解的。
这也就是说,Spring会使用EventListenerMethodProcessor来解析方法上的@EventListener注解。
因此,搞清楚这个处理器是怎样工作的,就搞清楚了@EventListener注解的内部工作原理。
仔细看一下SmartInitializingSingleton接口中afterSingletonsInstantiated方法上面的描述信息,不难看出该方法是在所有的单实例bean已经全部被创建完了以后才会被执行。
在介绍SmartInitializingSingleton接口的时候,我们也能从描述信息中知道,在所有的单实例bean已经全部被创建完成以后才会触发该接口。紧接着下面一段的描述还说了,该接口的调用时机有点类似于ContextRefreshedEvent事件,即在容器刷新完成以后,便会回调该接口。也就是说,这个时候容器已经创建完了。
如果所有的单实例bean都已经创建完了,也就是说下面这一步都执行完了,那么说明IOC容器已经创建完成了。
紧接着便会来调用finishRefresh方法,容器已经创建完了,此时就会来发布容器已经刷新完成的事件。
这就呼应了开头的那句话,即SmartInitializingSingleton接口的调用时机有点类似于ContextRefreshedEvent事件,即在容器刷新完成以后,便会回调该接口。
以上为个人经验,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,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编程学习网。
本文标题为:Spring注解驱动之@EventListener注解使用方式
- Spring Security权限想要细化到按钮实现示例 2023-03-07
- JSP 制作验证码的实例详解 2023-07-30
- Springboot整合minio实现文件服务的教程详解 2022-12-03
- 基于Java Agent的premain方式实现方法耗时监控问题 2023-06-17
- Java中的日期时间处理及格式化处理 2023-04-18
- 深入了解Spring的事务传播机制 2023-06-02
- JSP页面间传值问题实例简析 2023-08-03
- SpringBoot使用thymeleaf实现一个前端表格方法详解 2023-06-06
- ExecutorService Callable Future多线程返回结果原理解析 2023-06-01
- Java实现顺序表的操作详解 2023-05-19